政务新媒体应聚焦为民服务

来源: 搜狐中国
2024-05-30 15:51:09

  最佳回答

1.“联系我们-锦利国际公司”【点击进入:—请加(威):TL00885→QQ:121444471—-』行业内最高,收入,可观,长期,稳定,信誉第一』 2.“老街锦利国际服怎么联系_”【点击进入:—请加(威):TL00885→QQ:121444471—-』行业内最高,收入,可观,长期,稳定,信誉第一』 3.“财神国际现场客服电话多少?”【点击进入:—请加(威):TL00885→QQ:121444471—-』行业内最高,收入,可观,长期,稳定,信誉第一』 4.“锦利国际公司经理微三合一”【点击进入:—请加(威):TL00885→QQ:121444471—-』行业内最高,收入,可观,长期,稳定,信誉第一』

  政务新媒体应聚焦为民服务

  

  政务新媒体既是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,也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,需要对症下药务求实效,克服重开通轻管理、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,聚焦质量提升与服务百姓。

  近段时间,一些基层单位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布停用注销,也有部分政务类客户端宣告下线,引起不少人关注。

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手机上。政务新媒体应运而生,而且数量不断攀升,它们既是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,也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一机在手,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动态,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正在从理念转为现实,“不见面审批”“一网通办”等创新让经营主体更加省心。

  不过,一些地方的政务新媒体也存在过多过滥、失管失控、自娱自乐等现象,被网友诟病。比如,有的发布信息不准确、内容表述不规范,还有的原创内容占比较少,往往只给人会议很多、领导很忙的印象。在做加法的同时适当做减法,及时关停下线一些政务新媒体,有助于提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效果,推动其从“有”向“好”“优”发展,也有助于防治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。

  接下来,还需要对症下药务求实效,克服重开通轻管理、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,确保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、健康发展。

  一方面,避免滥竽充数,做到网上不迷路。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空间,如何让人找得到、记得住、用得会,并保持关注者的活跃度,确保群众能够及时知晓、充分理解、深度参与,是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须破解的一大难题。不必要求基层每个单位、每个部门都办“公号”,这样有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。比如,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制定了政务新媒体管理细则,要求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一个主账号,在同一平台上开设的多个账号要整合功能和清理关停;在不同平台上开设的功能相近、粉丝量少、关注度差、利用率低的要清理优化;无力运维的要立即关停。

  另一方面,着力提升质量,聚焦受众需求。近日,笔者听到某部门政务新媒体的负责人“吐槽”说,一些费时费力起草的红头文件发出来后只有百八十的浏览量,评论、点赞的更是寥寥无几。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平台,政务新媒体往往少不了领导活动、政策文件解读、业务动态等栏目,但受众最需要的是与自身更直接、更相关的信息与服务。要聚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、经营主体应该广泛知晓的政务信息,主动设置话题,运用图片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、生动活泼的“网言网语”,努力打造利企便民、亮点纷呈的“指尖政府”。与此同时,要明确定位、集中精力,落实信息发布“三审三校”等要求,按照监管全方位、检查全覆盖等要求,常态化提升政务新媒体建管运维的专业化水平。(经济日报 杨开新)

  

  政务新媒体既是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,也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,需要对症下药务求实效,克服重开通轻管理、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,聚焦质量提升与服务百姓。

  近段时间,一些基层单位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宣布停用注销,也有部分政务类客户端宣告下线,引起不少人关注。

 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人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手机上。政务新媒体应运而生,而且数量不断攀升,它们既是密切政府与群众联系的重要渠道,也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一机在手,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动态,“数据多跑路、群众少跑腿”正在从理念转为现实,“不见面审批”“一网通办”等创新让经营主体更加省心。

  不过,一些地方的政务新媒体也存在过多过滥、失管失控、自娱自乐等现象,被网友诟病。比如,有的发布信息不准确、内容表述不规范,还有的原创内容占比较少,往往只给人会议很多、领导很忙的印象。在做加法的同时适当做减法,及时关停下线一些政务新媒体,有助于提升政务新媒体的传播效果,推动其从“有”向“好”“优”发展,也有助于防治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。

  接下来,还需要对症下药务求实效,克服重开通轻管理、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,确保政务新媒体规范运行、健康发展。

  一方面,避免滥竽充数,做到网上不迷路。在信息泛滥的网络空间,如何让人找得到、记得住、用得会,并保持关注者的活跃度,确保群众能够及时知晓、充分理解、深度参与,是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须破解的一大难题。不必要求基层每个单位、每个部门都办“公号”,这样有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。比如,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制定了政务新媒体管理细则,要求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一个主账号,在同一平台上开设的多个账号要整合功能和清理关停;在不同平台上开设的功能相近、粉丝量少、关注度差、利用率低的要清理优化;无力运维的要立即关停。

  另一方面,着力提升质量,聚焦受众需求。近日,笔者听到某部门政务新媒体的负责人“吐槽”说,一些费时费力起草的红头文件发出来后只有百八十的浏览量,评论、点赞的更是寥寥无几。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平台,政务新媒体往往少不了领导活动、政策文件解读、业务动态等栏目,但受众最需要的是与自身更直接、更相关的信息与服务。要聚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、经营主体应该广泛知晓的政务信息,主动设置话题,运用图片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、生动活泼的“网言网语”,努力打造利企便民、亮点纷呈的“指尖政府”。与此同时,要明确定位、集中精力,落实信息发布“三审三校”等要求,按照监管全方位、检查全覆盖等要求,常态化提升政务新媒体建管运维的专业化水平。(经济日报 杨开新)

发布于:北京市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用户反馈 合作

Copyright ?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

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